2018年1月1日起,由工信部出台的《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正式实施。该办法明确了必须实施产能置换的建设项目,即只要建设内容涉及建设炼铁、炼钢冶炼设备,就须进行产能置换;规定了用于置换的产能必须满足“1个必须+6个不得”这两个要求;加严并进一步规范了置换比例,针对不同地区具体产业情况提出了具体的产能控制要求;简化了产能置换方案审核确认流程,并增加了公告前的公示环节便于社会各界的监督;明确了旧产能退出到位的评判标准和时限要求,即新项目备案前必须公告置换方案,新项目投产前必须拆除置换设备;细化了置换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力求做到权责一致;提出对于未按要求进行产能置换的予以联合惩戒,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该办法受到各地区钢企的高度重视,河北、浙江、山西等省份据此制定了本地区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细则,一些企业按照相关办法实施产能置换,完成了自身设备升级或产能优化。
点评
《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是按照国家部署并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对原产能置换办法进行修订后出台的,为继续贯彻执行国家化解过剩产能的相关政策、严禁新增钢铁产能、做好产能置换工作提供了依据,将在巩固化解过剩产能成果、完成去产能目标、推进优化产能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02.中国钢铁业应对美方“337”指控取得完胜
2018年3月1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宣布的仲裁结果表明,中国钢铁业应对美国钢铁公司“337”指控调查取得完胜。2016年5月2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美国钢铁公司指控中国钢铁企业在销售到美国的碳钢及合金钢产品上存在不公平竞争行为为由,发起“337调查”,调查共涉及宝钢、河钢、首钢、武钢、沙钢、鞍钢等中国钢铁企业及其美国分公司共计40家企业。
这是中国钢铁贸易史上首次遭遇“337调查”。获知美国钢企启动反垄断诉讼后,中国钢铁企业对“合谋操纵产品价格”、“标记虚假原产地以规避双反税令”、“窃取商业秘密”等全部三个诉点进行了快速的、坚决的、有理有据的应诉。很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驳回原告(美国钢铁公司)的起诉,支持被告(中国钢铁企业)的要求,终止反垄断、反规避调查的动议”的裁决。至此,中国钢铁企业在美方此次“337”指控调查中的三个诉点全部胜诉。
点评
中国钢铁业凭借以下三点取得完胜:一是遵循国际贸易规则,并做到自身过硬;二是在涉案后,积极应诉;三是涉案企业团结一致,联合起来共同应诉。中国钢企的此次胜诉影响和意义是深远的,特别是在美国以进口钢铝产品危害“国家安全”为由征收进口高关税之际,更彰显了这一胜诉的价值。
03.钢企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
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8年要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推动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5月初,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了环办大气函[2018]242号,关于征求《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以下简称:征求意见函)。征求意见函明确了钢铁企业的超低排放包括企业所有生产工序和大宗物料运输,同时应兼顾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两方面;进一步提高了颗粒物、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排放指标,较2017年环保部修改后的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加严;规定了各区域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时间节点;提出了重点推进粗钢产能200万吨及以上的钢企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及加强企业污染排放的全面监控等重点任务;同时也给出了减免相关税收、给予电价优惠及信贷融资支持等具体激励政策。此外,7月3日,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推动实施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面对高标准的排放要求,国内钢企纷纷加大环保投入力度,以满足超低排放标准的要求。
点评
近年来,国家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党的十九大更是做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大决策部署。针对钢铁企业的环保整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加严相关标准中的污染物排放指标、颁布京津冀等城市特别排放限值、制定钢企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等。钢铁企业充分认识到环保是企业生命线,从而投入巨资以达到超低排放要求。
04.氢还原技术成为全球碳减排的长期对策
当前,全球钢铁行业正在通过技术革新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其中采用氢还原技术引起广泛关注,一些国家和地区还把氢还原技术作为应对碳减排的长期对策。例如,包括瑞典钢铁公司在内的几家企业正在联合开发非化石能源钢铁项目HYBRIT,主要采用氢气替代煤炭作为还原剂,副产物是水而不是二氧化碳,目标是在2035年之前创建使用非化石能源的钢铁生产工艺。该项目于2018年下半年开始建设中试工厂,计划在2020年之前落成。
此外,2018年11月28日,欧洲电力和能源密集型行业提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技术途径,描述了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所需的关键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可能需求。
2018年11月19日,日本钢铁联盟公布了以2100年为目标的“挑战零碳钢”的地球变暖对策长期愿景。在钢铁技术开发方面,将进一步推进COURSE50项目,坚持进行不使用高炉的氢还原铁的开发思路。另外,还提出对碳进行分离回收,并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以及有效利用技术相结合,到2100年前依次进行试验的计划。
点评
应对气候变暖,减少碳排放是全球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也是全球钢铁工业必须面对的挑战。钢铁工业是二氧化碳排放重点行业,因此其碳减排备受关注。钢铁工业自身也在不断通过技术革新、减少能源消耗量来降低碳排放,而氢还原炼铁作为应对碳减排压力的关键技术路线之一,已经受到一些国家的高度重视并正在推进研究开发。
05.中国首家冶金行业资本运作平台实现产融结合
2018年9月13日,由宝武钢铁集团、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鞍钢集团和马钢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国首家专注于冶金行业的专业化资本运作平台——华宝冶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揭牌。四家股东共出资20亿元人民币,其中宝武集团持股37.5%,中国东方和鞍钢集团各持股25%,马钢投资持股12.5%。
华宝资产的设立被视为中国冶金行业与金融业结合布局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是金融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助力冶金产业优化升级的有益实践。华宝资产多元的股权结构、无实际控制人的公司治理结构,使其在诞生之初即被赋予市场化运作的基本特征。未来,华宝资产既要在日益趋紧的监管环境下成长壮大为中国冶金行业的新生商业力量,也要为股东带来良好的投资回报。四家股东意在发挥各自资源和能力优势,将华宝资产培养成为一个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资产管理公司,使华宝资产的设立成为中国冶金行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点评
华宝资产立足于钢铁这个重资产行业,通过产融结合,合理利用资本运营等手段,在宝武集团、鞍钢集团、马钢集团三大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强大的支撑下,结合中国东方的资产管理能力,将为优化中国冶金资产结构、激活冶金资产效率、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推动中国钢铁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06.2018年全球钢材需求表现强劲但未来风险增加
2018年10月16日,世界钢铁协会发布的《2018-2019年全球钢材需求短期展望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钢材需求表现强劲,这主要得益于发达经济体投资活动的复苏和新兴经济体经济表现良好。报告预计2018年全球钢材需求将达到16.579亿吨,同比增长3.9%,2019年全球钢材需求将同比增长1.4%,达到16.812亿吨。
报告认为,全球经济环境紧张局势给钢材需求前景带来不确定性。尽管2018年钢材需求延续了2017年以来出现的复苏势头,但风险有所增加。预计2019年全球钢材需求增速放缓,主要是考虑到全球经济环境紧张给钢材需求前景带来不确定性,主要是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和汇率波动。另外,美国和欧盟货币政策正常化也可能对新兴经济体造成影响。
另外,中国经济的再平衡和更严格的环境法规将使钢材需求在2018年底到2019年出现减速。中国与美国持续的贸易摩擦和全球经济减速将对钢材需求增长带来负面影响。然而,如果中国政府在经济环境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采取提振措施,那么钢材需求将会得到支撑。
点评
2018年全球经济温和增长,经济增长带动钢材需求增长、钢材价格上涨,再加上原材料价格相对平稳,使得钢铁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展望2019年,钢铁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温和放缓。此外,世界地缘政治风险、美国贸易保护措施等不确定因素对钢铁工业的影响仍不容忽视。
07.标准支撑和引导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
2018年10月30日,《化解产能过剩关键技术标准研制》质检公益项目通过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是在国发(2013)41号“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指导意见”的背景下,将标准作为宏观调控和市场准入的重要抓手,围绕“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总体要求,引导市场控制增量、优化存量,建立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长效机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该项目主要围绕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五大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调研分析,通过对现行的产品和配套标准的梳理,在重点分析我国目前淘汰落后产能界定标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研究制定了28项质量提升产品标准和九项配套方法标准,其中钢铁行业重点开展了电工用钢、油气输送及加工装备用钢等九项产品标准研究。通过提高标准门槛值,淘汰一批产品质量低劣的落后产能;通过填补标准空白和提升技术指标水平,引导下游扩大需求,消化一批过剩产能;通过标准化解国际贸易壁垒,促进国内产品出口,实现转移一批过剩产能,发挥对淘汰落后产能的技术支撑作用。可以说,标准化工作对钢铁行业的引导和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点评
标准化工作在产能普遍过剩的中国传统制造业中发挥着基础作用。除《化解产能过剩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涉及的标准项目外,我国还先后修订了GB/T18254-2016《高碳铬轴承钢》、GB/T2585《铁路用热轧钢轨》等行业广泛关注的国家标准。这些标准的发布或修订在化解过剩钢铁产能、推进钢材产品升级换代、提高钢材有效供给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08.“一带一路”倡议助力沿线国家钢铁产业升级
我国钢铁行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凭借自身实力,为沿线国家钢铁产业升级作出了贡献。2018年5月,中冶赛迪总承建、中国十九冶施工的台塑越南河静钢铁兴业有限公司2号高炉成功点火投产,该钢厂是越南迄今为止很大的投资项目,也是东南亚地区很大的钢铁联合企业。2号高炉投产运行后,河静钢厂每年的钢产量将达到700万吨。8月,上海宝冶承建的马来西亚350万吨联合钢铁项目炼钢工程全线投产,标志着中国大陆在海外“一带一路”沿线上投资建设的第一个现代化全流程综合性钢铁厂、马来西亚很大的钢铁厂正式进入全面产出阶段。此外,河钢集团与菲律宾亚洲钢铁公司组建投资联合体,拟建一个集港口、烧结、焦化、球团、炼铁、炼钢、轧制和深加工一体化的钢铁联合企业,铁钢配套生产规模约800万吨/年。陕西钢铁公司和陕煤集团还计划在印度尼西亚新建两个钢铁项目,年产能1000万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标志性工程的河钢塞尔维亚有限公司在收购当年,即2016年12月便开始实现盈利,扭转了连续七年亏损的局面。正是河钢的到来、中国力量的到来,让这座几乎濒临倒闭的钢铁厂重新焕发出蓬勃的活力。
点评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对钢材需求持续增长的预期,倾向于建立自身完善的钢铁工业,降低进口依赖度,因此对资金、装备、技术等有很强的需求。受益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以及自身在设计、装备、施工及工艺技术方面的强劲实力,中国企业有力地推动了沿线国家的钢铁产业升级,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为进一步走出去奠定了坚实基础。
09.安赛乐米塔尔强化并购重组发挥协同效应
依靠兼并重组不断扩张的安赛乐米塔尔2018年以来并未停止并购重组的脚步。一是收购意大利伊尔瓦公司获欧盟委员会批准。收购完成后安赛乐米塔尔计划对伊尔瓦公司进行全面整合,并实施24亿欧元的投资振兴计划,其中11亿欧元用于环境整治和改善,13亿欧元用于工业资本支出。预计整合后一年伊尔瓦公司有望实现盈利。二是完成收购巴西沃托兰廷集团,使其成为安赛乐米塔尔巴西公司的子公司。收购沃托兰廷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安赛乐米塔尔在巴西的市场地位。此次收购后将发挥协同效应,包括降低公司的成本、协同采购、通过优化全国多个地区的销售网络来节约物流成本,通过提高生产力来节省运营成本等。预计在成本、物流和运营方面的协同效应将每年创造1.1亿美元的价值。三是与新日铁住金联合收购埃萨钢铁公司,进军印度市场。对安赛乐米塔尔而言,印度市场非常有吸引力。尽管印度钢材需求多年来一直在增长,但人均钢铁消费仍处于全球较低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印度钢材需求预计将持续增长,而一些钢材产品,如汽车用钢预计将大幅增长。
点评
安赛乐米塔尔在2018年继续通过并购重组扩张规模,并将目标锁定在具有增长潜力的市场。收购伊尔瓦看中的是意大利及南欧镀锌板市场的增长潜力;并购沃托兰廷是为了增加巴西长材市场份额;与新日铁住金联合收购埃萨钢铁看中的是印度钢材市场巨大的增长潜力。安赛乐米塔尔的做法对中国钢企走出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0.新日铁住金提出面向2020的五大发展举措
新日铁住金认为未来在钢材供需结构变化、社会和产业结构变革以及可持续社会方面将出现新的挑战。为此,其在“2020中期经营计划”中提出,要发挥公司技术、成本和全球化的优势,将汽车、能源/资源和基础设施三大关键领域作为重要增长点,提高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并发布五大发展举措。一是为汽车、能源/资源和基础设施三大关键领域提供材料、应用和加工技术的全部解决方案。二是增强和扩张全球业务,打破传统的海外业务模式,在海外建立从粗钢到产品全流程的生产基地,完善全球供应网络。三是加强本国钢厂制造能力,持续提升技术开发能力、成本竞争力和生产率。预计在高性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减少CO2排放和循环技术利用、工艺创新和信息通信等技术研发方面加大投入,并持续优化整个生产网络。四是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成立相关研发部门推进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在钢铁工艺生产流程中的应用,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以期加强多个生产基地间的合作,使操作流程和生产系统更加统一和高效。五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生态过程、生态产品及生态解决方案的实施,优化环境管理。此外,该公司决定从2019年4月1日起将公司名称变更为“日本制铁公司”,此举旨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表明其是发源于日本的钢铁企业。
点评
新日铁住金的五大发展举措是在全面分析当今时代钢铁行业发展需求的情况下提出的,以汽车、能源/资源和基础设施三大关键领域为重要增长点,完善全流程服务,探索更为有效的海外业务模式,拓展海外市场,将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与钢铁行业的融合纳入企业发展的蓝图之中,以充分利用信息产业发展的丰厚成果优化企业运营全流程,同时将生态发展理念引入企业,以达到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双赢。